
白马关有白马道琴又称白马竹琴,因主要伴奏乐器为竹筒和鱼皮制成,故名。民间俗称“尺嗙嗙”或打道筒。清初以来,一批民间竹琴艺人聚集于白马关庞统墓旁,祭祀庞统时,专事道琴演唱活动,逐渐形成独有演唱风格。白马道琴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阳市第四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期间,道琴艺人将在八卦谷内展示这项传统艺术。
白马道琴又称白马竹琴,因主要伴奏乐器为竹筒和鱼皮制成,故名。民间俗称“尺嗙嗙”或打道筒。清初以来,一批民间竹琴艺人聚集于白马关庞统墓旁,祭祀庞统时,专事道琴演唱活动,逐渐形成独有演唱风格。罗江白马竹琴是四川竹琴的姊妹艺术品种,其作品创作、演唱声腔,表演形式均由竹琴衍生而来。白马竹琴又名白马道琴,因主要伴奏乐器用竹筒和鱼皮制成,故称竹琴。民间俗称“尺嗙嗙”或打道筒。白马竹琴系清代初期以来,一批民间竹琴艺人聚集于罗江县白马关庞统祠墓旁,专事祭祀庞统演唱活动,故得其名。建国初期,白马竹琴演唱艺人仅在每年庞统庙会农历正月二十六日和农历七月初七日在庞统墓前举行祭祀演唱活动,近年来发展为每日演唱。演唱内容也从单纯歌颂庞统延伸到其他方面,声腔旋律同传统四川竹琴有了较大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唱腔旋律丰富多彩,竹琴敲击节奏日趋繁复。现尚健在的代表性传承人为罗道光、罗道全,其从事演唱活动已达30余年。演唱曲目有《颂庞统》《赞调元》《二十四孝》《歌唱幸福家园》等。